越南第4篇:河內—真吵(內含關鍵地名:河內/還劍湖)

河內——真吵

從下龍買了巴士票,我和兩老外一同搭車前往約180公里外的越南首都——河內。

離開雲英旅社時,我打個電話回家,媽媽得知我要前往河內,特別告訴我,近日新聞提及廣東、河內等地有怪病流傳,再三告誡我要載上口罩。

彼時,什麼河內爆發怪病這檔事,自從在陽朔和朋友通電話時聽過一次,就再也不曾出現在我的腦海了;在中國境內,我偶而也聽新聞,但也沒聽到新聞提及,只看到人大開會的消息,10分鐘內即自然入睡;來到越南,儘是聽不懂的電視節目,也不太明瞭相關訊息,早就不當一回事。

問問兩個老外的意見,同樣的,他們也有聽聞一種正在越南河內及香港發生的怪病,卻同樣不甚清楚病名及其原委。

我們決定先各自買了付口罩。坐在巴士裡,卻只有我們3個人戴著口罩,扮相真是怪異。

我在日後回到台灣才知道,彼時的台灣,乃至於廣州、香港、新加坡等地,正為了這種怪病,即半個月後我才知道的所謂SARS,鬧得滿城風雨、民眾惶惶不安,而我竟曾歷經風暴中心而渾然不覺。因為,彼時距離中國大陸讓衛生部長下台、向WHO坦承疫情嚴重,還有足足一個月哩。

我還未去過河內,那兩老外也還沒有,但我們的預定住宿區都是還劍湖旁的三十六古街區,顯然地,他們手邊的「lonely planet」和我挖來的「亞洲廉宿情報」都指向同一塊地方。

下車前,由於下車地點不同,必須分別下車,故彼此沒有約定碰面時間,但都確信我們會在還劍湖旁不期而遇,因為,在雲英住宿的這幾天,我們在附近不期而遇了好幾次。

I think the lake is not so big, we will meet there」我說。

I think so.

我們錯了,還劍湖遠比我們想像的大,要在還劍湖旁不期而遇的機率,恐怕比中樂透彩小獎的機會要低。

從那之後,儘管我也在河內待了近2天,沒再碰上那兩個老外了。

☆★☆ ☆★☆ ☆★☆

話說,甫抵河內之時,我在下車時先背著行李在附近走走,而沒有先找投宿地點。從台灣出發時的行李是8公斤,這時估計約是6.57公斤,背上它,還不至於走不動。

這個城市真吵,我敢打睹,如果有那一個人初到此地而不覺得吵,恐怕要到口鼻喉科去檢查一下:這川流不息的摩托車一刻不停的發出喇叭聲,震耳欲聾,這是機械聲的吵;每行過一個路口,穿過一個小巷,總有一堆人不斷地向你揮手說hello,剛開始還覺新鮮,久而久之,也不想再一一回應了,一回應即一路跟在身旁尾隨,這事情發生了幾次,也就顧不得回應,這種不斷有人打招呼的情境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干擾。

我決定沿著鐵軌走,不僅避開車潮、人潮,也較不易失去方向。走著走著,我發現,離我地圖上的「河內火車站」愈來愈近。

Ga Hanoi?」我第一次試著以越南話向一路人問路。

在雲英旅社時,我從老闆娘及職員那邊學到了約20個越文單字,包括火車站、太貴、麵、飯、旅館、漂亮、你好等等,火車站是我第一個用上的單字,其組成結構是在地名前面加上Ga,所以河內火車站就成了「Ga hanoi」。

隨著路人一個遙指杏花村的動作,我趨步往前直走,之後再一問,已經到了Ga Hanoi的門口。

這是首都的火車站嗎?怎是如此荒涼。」我不禁自問。

在站內正好有一班要發車的火車,但站內乘客總數只在個位數,不見火車站應有的人來人往。

我坐了下來,旁邊也有一個年輕人坐了下來,兩人用手語溝通了半天,還是毫無斬獲。

我心生一計,隨口講出「Ga Hue」,Hue就是中文所稱的順化,我以為,我講出順化火車站一語必能有助溝通,想不到對方仍不知我的意思。

我只得用寫的,寫這一句,我想鐵定沒問題,然而,看到「Ga Hue」,他仍然不懂,經過旁人的協助,「Ga—ㄏㄨㄟˊ。

這時我才知道原因何在,原來,我一直把Hue以英文的方式讀成/hu/,然而,正確的讀音應該是類似回「ㄏㄨㄟˊ」的發音才對;我在台灣看了不少越南的旅遊書,都有提到順化,也有寫到Hue,就是沒人提到Hue該讀成ㄏㄨㄟˊ而不是比照英文讀法。

我總算了解,往Ga Hue的車站,是在另一個火車站,離這兒約2公里;這是我從比手畫腳當中猜的。

知道地名的正確讀音,是重要的功課之一,因為,後來我漸漸體會,此處有不少文盲,用寫的,對方未必看得懂!

先知道火車站就夠了,「感恩(就是越南語的謝謝,發音極近似中文的感恩)。我攔了台摩托車,把書上的還劍湖照片秀出讓他看,準備找地方卸下身上裝備了。

還劍湖旁的小孩

在湖旁的石椅還沒坐穩,手捧著高疊的書的賣書小孩便靠了過來。

Sorry, my english is not good, I can't understand.」我不想買,故予以婉拒,且說的也是實話。

對方不放棄,又要推銷其他的書與明信片、紀念品等,我依然搖頭,對方也未強求。

我早聽聞在越南有很多賣盜版書的小孩,尤其是lonely planet介紹越南的書,只不過人數之多真令我意外,光是坐下來這二、三分鐘,就有近十個捧書的小孩自眼前走過。

又有一個小女孩走過來,這次是個賣T恤的。

先生,幫幫我吧;我已經三天沒賣出去了,我有小孩要養,小孩好幾天沒吃東西了;我算你便宜,3塊錢就好……」這是她在二分鐘內,背頌台詞般念出來的一大段話,儘管聽起來有點假,但英語之流暢及發音之清晰仍然令我佩服在心,在台灣,大部分的學生可能都沒這麼好,我是說真的。

不用了,我才剛到,行李很多。

拜託啦,我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。

那簡單,」我心想,「不管妳是真是假,給妳東西吃總能讓妳離開吧。」隨而從背包內掏出一包糖來。

接下來的畫面才更讓我震憾,不到幾秒鐘,眼前聚集了近十個伸出手要糖吃的小孩,沒記錯的話,還有一個抱著小孩的大人,這一幕,我恐怕終身難忘。

從我有記憶以來,我不曾伸手向陌生人要吃的東西,我想你大概也沒有。

越南很窮,即使不來越南光憑看書也知道,然而,光是知道和親臨現場還是有很大的差距。我的心情down了下去。

我的算盤也打錯了,賣T恤女孩吃了糖,還是在旁go-go-ding(台語),我實在沒輒。

去找其他人吧!妳在這兒只是浪費時間而已。

她笑了笑,或許笑我的傻,「時間」對他們而言,自有不同定義。

她還在原處,儘管在這之間曾經左顧右盼找其他客人,但總在短暫消失之後又出現。

我實在不解,為什麼其他拒絕的遊客她都不去纏,卻偏偏在我旁邊使勁的說服,難不成我臉上刻了「I want to buy」不成。

也許是我的拒絕態度不夠堅決,我實在不想買,但拖得愈久卻愈覺得自己狠心,我決定離開,起身的時候,透過這段時間和其他小孩試探性的交談,我已經知道三十六古街區的方位了。

女孩又跟了過來,在我看來,她不過是個小女孩,卻老是把「我的小孩好幾天沒吃東西了」掛在嘴邊,我只能竊笑在心。

拜託,幫個忙,算你2塊就好。

其實,該說拜託的是我,我的行程才開始沒多久,這麼一路買下去的話還得了,只不過為了一件T恤糾纏至此,這耐性也真令我想送個「金石為開」的匾額給她。

你要找什麼樣的住宿?」她轉移了話題,還是跟著我。

3塊錢以下,因為我很窮。」說這話的時候,我本是帶點開玩笑的性質,我在越南每晚住宿預算是5塊美金,河內是首都,理應比預算稍高。

女孩跑在前頭,進入一家名為「NGOC DUNG」的guest house,一陣攀談後轉過頭來對我說:「They have 3 dollar's room for you.

這「for you2字說的挺好,彷彿是一樁她特別為我爭取的優惠,我不深陷下去都不行了。

3塊錢的房間其實還算乾淨,除了沒有獨立的衛浴間而必須在外頭共用之外,其他沒啥不便,我決定住下。

看過房,登記護照,一出門,那女孩還在,仍然守候在外。

Hay, now you could buy my T-shirt, I help you, you help me.

我能拒絕嗎?說真的,小女孩幫我的,已經超過我幫她的,以2塊買件T恤,又以區區3塊住在這個乾淨的住宿,我可有立場拒絕?

也許,小女孩一開始就知道我最後還是會買。

再說一次,我真的很佩服她,由衷希望她日後有不錯的發展。

也許,她說自己有小孩要養也是真的,我不該以貌取人。

也是還劍湖旁的小孩

在還劍湖旁悠閒的看著人來人往的遊客,以及三不五時就會出現、前來拍照的婚紗新娘子,是件滿愜意的事,其中有一點小困擾,便是不斷要拒絕來推銷盜版lonely planet的小孩。

前幾次,我們彼此都是以英語對答,這些小孩子的英語都不差,我幾次好奇的問:「Where do you learn your English?」,得到的答案都是「learn on street」。

如果這是真的,那麼教育部的相關官員倒不妨來此考察一下,看看小孩子如何在街上以近乎免學費的方式學英語;經過多年學習還學不好英語的大學生也可以來哦(一笑)!

待拒絕幾次之後,我覺得麻煩,想試試直接以華語拒絕,讓對方因為無法溝通而加速放棄。

又有小孩子靠過來了,同樣且來推銷書的。

我看不懂啦!看不懂的,我不想買!」我一字一字的堅決用中文發音。

buy some thing

不行不行,這英文寫的我不會買的,快走開吧……

×你娘!」忽然,小孩子以中文蹦出這麼一句。

什麼?你再說一次看看!」我火大了。

×你娘,fuck you!

fuck you!」我也不忍耐了,當場也就F回去,要不是還有點理智,我還真想出拳打這個應該不到十歲、隨口罵人的小孩。

dirty child!」在互罵幾次後,我忍不住這樣罵他。

幾分鐘後,餘氣未消,我甚至氣到想找有關單位投訴有個小孩在此「擾亂外國旅客情緒」;稍晚回到旅館,和旅館一名正在學習中文的越南青年聊到此事。

偶爾會發生的,」他說:「我知道的確有些小孩會惹事。

我一個外國遊客的身分,好端端的卻遭這小孩辱罵,我生氣,好幾天都覺疙瘩。

日後冷靜想想,當我以一串他聽不懂的中文拒絕他來賣書時,也許,他以為我在罵他,因而出言反擊?若果真如此,是不是這街頭小孩在不斷的被拒絕當中已形成強烈的防衛意識,準備隨時應戰?抑或者,讓高他甚多的外國遊客因不堪受辱而出拳打他也可以是他的目的,好讓他們當場聚眾,強取索賠?